龙智造首页

我的龙智造

帮助中心 服务热线:400-008-2859

企业联系电话

135*****999

大竹县红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身份验证:

  • 所在地区: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

  • 联 系 人:

    胡守荣

  • 邮  件:

    188345765@qq.com

  • 手  机:

  • 传  真:

  • 地  址:

    大竹县城西乡垭角片区

“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发布时间:2019-10-22  浏览次数:31

 10月14日至15日,院士行·典型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座谈会在邹城召开。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长汪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等专家学者,原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司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副会长关凤峻,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马福义,省能源局党组成员于秀忠,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忠明,济宁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济宁市政府副市长柳景武,邹城市领导杜庆节、田成柱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座谈会上,柳景武、张忠明同志为“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杜庆节、乐江华同志为“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邹城分中心)”揭牌,田成柱、谭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武强院士等11位专家学者对典型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全国能源形式、矿山生态修复等工作,作了专题学术研讨报告。


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由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与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建设,是全国唯一的经自然资源部批复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新时代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新要求,以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核心,瞄准开采沉陷时空演变机理与效应、开采沉陷监测预警、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推广示范带动行业进步。

对我们进一步推动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生态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邹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藏煤面积357平方公里,累计查明储量41亿吨。近年来,邹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安排部署,全力全速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采煤塌陷地13万亩,目前已治理塌陷地6.6万亩,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进邹城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


邹城市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加强与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战略合作,加强与省地矿局“双招双引”挂钩联动,密切交流、紧密合作,充分发挥省地矿局的专业、技术、人才、平台等优势,借助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院士工作站高端平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积极探索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新路子,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地质勘查和资源保障,全力打造资源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推进邹城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座谈会,由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联合中国国土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联盟、中国地质学会矿山水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主办,邹城市人民政府、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承办;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有关专家学者,省自然资源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邹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省地矿局有关处室和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负责同志,有关矿山企业负责人,中国矿业报、大众日报社等媒体代表,共200余人参加集中座谈研讨。


会前,柳景武、杜庆节、田成柱等会见了武强院士一行。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联系电话:135*****999
  • 联系人:胡守荣
  • 公司地址:大竹县城西乡垭角片区

大竹县红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重庆龙易购科技有限公司 / 企业驾驶舱